——轉自天眼新聞
研究生的課堂不在大學校園里,而在田間地頭;鄉親們遇到生產難題,就會習慣性地走進“科技小院”,因為“這些大學生娃娃的辦法還真管用”。
近日,貴州省科學技術廳安守海副廳長一行到湄潭茶葉科技小院開展調研,通過推進調查研究工作,了解湄潭茶葉科技小院建設情況。
據介紹,湄潭茶葉科技小院圍繞湄潭縣茶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要求,開展科技創新、產業服務和人才培養,推動農業農村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小院入駐一年多,開展了茶葉綠色高效專用肥研發、茶園酸化土壤改良、幼齡茶園生態復合套種等10余項科技創新,為盛興茶業有限公司、落花屯茶葉專業合作社等10余家企業提供了技術服務,通過現場觀摩會和培訓講座指導茶農300余人次,獲得了服務企業和茶農們的一致好評。
“我們是田野大課堂的受益者”
“現在湄潭茶園土壤普遍缺少硼元素,每畝葉面噴施農用硼砂300克,可有效減少爛芽病發病率,茶葉增產20%。”近日,亞洲bet356體育在線投注在讀博士研究生黃興成來到湄潭縣興隆鎮茶園講解如何給茶葉施肥。

黃興成田間指導茶農
“全村人都認識我。”黃興成頗為自豪。
科技小院入駐以后,當地茶農主動聯系小院師生,解決茶園爛莖病、黃芽病等病害問題。黃興成帶領團隊師生,深入田間觀察研究、取樣分析、問診把脈,基于學校理論知識,提出了由于茶園土壤酸化和中微量元素硼鎂缺乏造成茶樹缺素癥的病因,研制綠色高效茶葉專用肥料,制定茶園全程綠色生產解決方案,得到合作企業的轉化和應用,解決了困擾當地茶農的困惑,有效保障了全縣茶產業質量安全。
“鄉親們好多都是種茶葉幾十年的‘老把式’,難免會有慣性思維。像怎么科學施肥,我們的說法他們一開始并不相信,但隨著小院搞起示范田觀摩,親眼看到新施肥方法能提高產量,鄉親們終于信了:這些孩子‘有兩把刷子’。”黃興成在采訪中說。
通過技術和產品創新,茶葉產量穩步提升,茶農純收益有效提升。同時,科技小院研發的綠色智能茶葉專用肥得到四川美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轉化,累計實現生產3萬噸以上。
此外,圍繞茶葉科學施肥、土壤改良、綠色防控、高效社會化服務技術需求,在湄江街道金花村、興隆鎮興隆場村建設試驗示范基地200畝茶園進行試驗示范。

科技小院團隊指導高原春雪茶葉生產
“受益的不光有鄉親們,更有我們。”黃興成說,小院的經歷,帶給他們的不光是專業上的長進,更是綜合素養的歷練、愛農情懷的培養。
“地里有啥問題,就找科技小院”
“我的研究生生涯,一半是在村里度過的。”小院另一名研究生王天一興致勃勃的分享著他在村里“讀研”經歷——調研土地生產情況,去農戶地里“出診”,舉辦科技長廊、田間課堂、田間觀摩會等各類活動……“進村讀研”期間,他和同學們沒有一天閑著。
2020年8月,王天一騎車拿快遞的途中路過一片茶園,發現茶園葉片全部變得焦枯,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因此找到正在地里勞作農戶攀談,茶農表示這種主要是由于高溫干旱引起的,今年茶葉減產幅度高達80%以上,收入大幅減少。

王天一在開展茶園高溫災害調查
看到茶園這種情況,王天一回到小院后,抓緊查找資料,聯系老師,確定原因為高溫干旱引起的日灼病。為了了解湄潭茶園受災情況,通過設計,確定了全縣茶園干旱受災調查方案,騎著電瓶車與同學王鈺茹合作調查開展了全縣范圍內的典型茶園日灼病發生情況,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樣地調研方法、學會了采用軟件分析數據、最終形成了一篇論文。還通過文獻查找,確定了采用施用蕓苔素、氨基酸葉面肥、海藻酸等進行控制和緩解日灼病的方法,練就了一身“興農”本領,并在金花村地區向茶農進行示范推廣,受到了廣泛的積極評價。
如今,“地里有啥問題,就找科技小院”成了村里人的口頭禪,有時團隊出去調研時間久了,回去就能看到幾名村民守在小院門口等待“看診”。
從單純為農戶解決技術問題,到助力當地茶園種植結構調整,在科技小院帶動下,不少人收入提升了,觀念扭轉了。
厚植愛農情懷 賦能鄉村振興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斗。當代中國青年是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的一代。
“要抓住‘吃苦’的機會,增強‘吃苦’的本領,為鄉村振興貢獻咱們自己的青春力量,這是我們小院所有同學的心聲”黃興成說。
2022年3月,西南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貴州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共同成立了貴州湄潭茶葉科技小院,通過“科技小院+公司+村級技術員+管理員+農戶”模式,助力涉農高校深化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同時指導茶農、茶企科學種茶。
據介紹,科技小院培養模式是指研究生培養單位把農業專業學位研究生長期派駐到農業生產一線,在完成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重點研究解決農業農村生產實踐中實際問題。目前,該科技小院已正式獲得教育部辦公廳、農業農村部辦公廳、中國科協辦公廳批準建設,有國家級專家2名、省級專家6名、博士研究生1名、碩士研究生2名。
“科技小院致力于科學研究、產業服務和人才培養。”黃興成說,同時,科技小院還致力于研發茶葉專用肥、生態茶園建設及培養茶農技術骨干等。

科技小院與落花屯合作社開展無人機飛防指導
“從前種茶靠經驗,施肥靠感覺,病蟲害出現了才噴藥。經過科技小院指導,現在施肥時,我們要先對土壤進行檢測分析,然后再有針對性地施肥、防控病蟲害。”湄潭縣落花屯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彭忠說,現在茶葉品質得到了提升。
湄潭縣教育體育局(科技局)科技發展服務中心主任付輝燦介紹,科技小院用科技服務于農,讓茶園從散、亂、零到“五統籌”(即統一人員、統一技術、統一用具、統一用藥、統一時間),將分散的小農經濟向集約化、規?;D變。
2022年,科技小院服務指導的茶園茶葉產量提高了22.6%,茶葉爛芽病發病率降低80%,每畝純收入提高815元。
相關鏈接:http://jgz.app.todayguizhou.com/news/news-news_detail-news_id-11515116160262.html
(楊茜/整理)